堅持穩定生產運行與促進產業振興相結合。既要著力解決當前化工產業面臨的突出問題,保障產業平穩運行,又要著眼長遠,加快轉變增長方式,促進產業升級,增強發展后勁。
堅持調整產品結構與增加有效供給相結合。抓住有利時機,優化資源配置,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產品比重,增加有效供給能力,滿足市場需求。
堅持加快技術改造與推進自主創新相結合。加大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力度,推動產業技術進步;強化技術改造,促進金屬鎂提煉及蘭炭生產技術的系統化和集成化;增強自主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。
堅持實施重大項目與調整產業布局相結合。加快重大項目建設,嚴格控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,統籌考慮對外合作項目規劃布局,優化資源配置,促進產業集中布局、集約發展。
基本原則
在金融危機的考驗下,企業內部必須進行徹底改革。2009—2011年,金屬鎂及蘭炭產業盡量保持平穩較快增長。2009年力爭實現平穩運行,經過三年調整和振興,到2011年,產業結構趨于合理,發展方式明顯轉變,綜合實力顯著提高。
1.產量保持穩步增長。到2011年,金屬鎂產量達到10000萬噸,機制蘭炭、煤焦油分別達到28萬噸、2.5萬噸。
2.安全保障能力增強。到2011年,企業內部20條金屬鎂生產線和11臺煤焦爐基本實現機械化、現代化,確保全年生產無重大人員傷亡事故。
3.產業布局趨于合理。切實把握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,抓住機遇,合理發展,把節能減排,降低能耗的方針全面落實到位,爭取把企業內部盲目發展的勢頭得到遏制。
4.技術進步明顯加快。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的同時,要不斷進行技術革新,不斷引進新技術,爭取把技術創新、科學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來抓。
5.節能減排取得成效。到2011年,企業內部能耗下降12%以上,污水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碳和粉塵等污染物排放量減少6%以上,行業特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。綜合能耗普遍降低。
規劃目標
(一)保持產業平穩運行。
以國家擴大內需、調整和振興重點產業為契機。落實有利于煤化工產業發展的稅收和加工貿易政策,擴大煤化工產品市場。
(二)穩步開展煤化工示范。
堅持控制產能總量、淘汰落后工藝、保護生態環境、發展循環經濟以及能源化工結合、全周期能效評價的方針,堅決遏制企業內部煤化工盲目發展勢頭,積極引導煤化工行業健康發展。探索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和金屬鎂健康發展的新途徑。
(三)抓緊實施重大項目。
抓緊組織實施好“十一五”規劃目標,力爭2011年把節能減排、環境保護等重大設施建設好并保障能夠正常運行。在現有基礎上,通過實施上述項目,形成統一管理、統一投放運行,加強“三同時”制度的建設。
(四)統籌重大項目布局。
堅持保護生態環境、發展循環經濟、立足現有企業、靠近外貿市場、方便資源吞吐、淘汰落后產能的原則,按照一體化、園區化、集約化、產業聯合的發展模式,統籌重大項目布局。
(五)大力推動技術改造。
加快前沿技術自主化、關鍵技術產業化、工程技術本地化,及時研究制定相關技術和產品標準。推廣資源綜合利用和廢棄物資源化技術,推動園區化發展和清潔生產,實現節能減排,不斷推動企業技術改造,
(六)加快淘汰落后產能。
淘汰工藝技術落后、產品質量差、安全隱患大、環境污染嚴重的落后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要及時進行改造和完善。
(七)加強生態環境保護。
煤化工產業屬于資源消耗量大、廢棄物排放量高的產業,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責任重大。要加強產業監管,促進產業發展與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相協調。加強環境容量調查和規劃,保障產業合理布局、清潔發展。
(八)提高企業管理水平。
企業要從自身實際出發,抓住產業調整和振興的機遇,加強生產要素全球配置能力,深化企業改革,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,完善公司治理結構,不斷提高經營管理和科學決策水平,著力增強企業創新能力、風險防范能力及核心競爭力。強化質量管理和節能管理,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,嚴格安全生產責任。加強環境保護,做好節能降耗和減排工作。加強職工隊伍建設,培養高素質企業人才,全面履行社會責任,建設和諧企業。
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
合作伙伴
聯系我們